8月26日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召开2015-2016学年工作总结大会。馆长总结说,本学年全馆同志努力工作,比较圆满的完成了预定计划。
李万春馆长总结了这一学年七个方面工作的完成情况:
一、硬件建设。(一)顺利完成了主机房的改造。机房改造是学年重点工作“数据安全保障年”的主要内容,这项工作完成的很好,使我们馆的数据安全有了物质上的保障。采用虚拟存储方法,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二)安装书架185组(节),使书架总数达到2100组,可容纳图书115万册。
二、资源建设。(一)纸本书的选购。为了“转设”迎评,学校董事长穆树源决定集中购买一批纸本图书使生均藏书量达到90册,为了完成好这项工作,全馆多数同志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体现了克己奉公精神。(二)计划内的纸书选购。根据年初修订的计划,进展顺利,保证到明年6月末达到10万册。目前总数为83万多册。(三)自建特色数据库工作。本学年自建数据库主要指福祉数据库,上传资料1733条。(四)数据库测评与挑选、歌德机试用。本学年对CNKI全库、人天电子书、优悦外文电子书、Elib电子书、新东方英语学习库和环球英语数据库及“歌德机”进行了测评与研究。
三、队伍建设。(一)人员调整。为了解决数据安全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进行机房改造的同时还进行了人员调整。(二)全员学习与培训。全员学习坚持进行,主要采取参加慕课学习、学习报告会、馆内培训会以及外出参加培训的方式。(三)参与科研活动。一些同志坚持结合工作搞研究,全馆取得了5项成果,其中包括一本专著。
四、部门重组。本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进行了部门重组,经长时间酝酿,报请学校领导批准,成立了技术网络部,把原综合业务部改为参考咨询部,其人员进行了调整和分流,把原文献采编部更名为资源建设部。新建和更名的部门职责都有变动,进一步明确,这样会更有利于队伍建设,更有利于开展业务工作和提高服务质量。机构重组后半年来,运行基本顺利。
五、制度建设。本学年响应学校号召,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对2014年以前原有的52项规章制度作了全面的审查和认真修订,有2项被学校定为基本制度,另50项为配套制度。
六、读者服务。(一)深化服务。本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为我校哥本哈根商学院院长白士彦、就业办公室主任许丽娜和理工学院许春玲三位老师的5个科研课题做了定题文献检索服务,获得了她们的好评。最近还为冯绍武教授查找了他论文中引文、引言(名人名言)的原始出处,冯教授非常满意和感动,特意给馆长送来了表扬信。(二)文献传递。本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文献传递工作成绩突出,“2015年Cashl教师节全国优惠活动”传递量全国排名第一;“2015Ccashl十一周年全国优惠活动” 传递量全国排名第二;2015年全年传递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三)读者培训。大三学生论文检索培训1300多人,馆内培训25人次;新生入馆教育2700多人。这些培训作用巨大,我校电子资源利用率极高,与此密切相关。(四)参考咨询。全馆全学年完成7,814人次,作用不可小视。它使读者感到在图书馆时时事事有人帮助,体现出我们馆参考咨询无处不在,咨询工作无人不能。(五)信息推送。本学年发微博564条,微博粉丝数增加到2,385人;微信粉丝2250人,答疑1833条,阅读量2万,转发321次。(六)论文查重。本学年利用超星公司安装试用的“大雅相似度分析系统”,为教师论文和“十月书香”学生投稿查重668篇。(七)日常服务。纸书借阅本学年借还总册数为130,226册;报刊阅览室仅上机就达到5639人次;电子资源利用率全学年12,622,204 篇次。
七、阅读推广。本学年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集中举办了2个大型传统活动(第十五届“十月书香”、 第十一届“四月书海”)和一项带有创新性的活动:与工商管理系合办的“书香校园 你我共建” 阅读推广联合活动。
李万春馆长的报告,还指出了本学年的工作“亮点”:
(一)服务工作有深化。正式开始了定题文献检索服务。
(二)有的部门主动拓展了业务。报刊部主动提出增加电脑,增加了工作量,安装后热心接待读者,基本解决了学生上机问题。
(三)一部分同志参加了本职工作之外的工作。本学年有3位一线服务部门的同志参加了定题服务工作,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一部分同志跨部门兼职(吴卓、常弘、魏徍坤、翟付奇)。这样做首先是有利于发挥员工的长处;同时也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会议最后,李万春馆长肯定了各部门的成绩,表扬了今年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部署了新学年的重点工作:仍是做好“转设”迎评的文献资源建设;同时继续把定题服务作为重点。他希望全馆同志要不忘初心,团结一心,继续前进,把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做得更好。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图书馆
2016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