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吉林省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学术工作研讨会暨吉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全省20余所高校共计16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赋能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会议由吉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委员兼副秘书长敬海燕主持。
吉林大学国内合作处处长刘岩峰在致辞中指出,吉林大学依托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等平台,长期深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支撑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未来,吉大将通过专委会深化校际协作,为吉林创新驱动发展注入新动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处(商标处)处长王军霞、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刘黎莉共同为专委会首批8个成员单位授牌,标志着吉林省首个省级高校知识产权服务协同平台正式落地。
会议特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金波做“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工作指引”主旨报告,金波从政策导向、实施路径及典型案例三方面展开深入解读。他强调,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节点,其核心使命是通过整合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吉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副会长张丹丹、一汽集团启明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谢斌、东北师范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主任王春蕾、吉林大学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主任、TISC 执行主任贺伟分别围绕AI生成内容著作权、企业知识产权布局、图书馆与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生态构建等主题做报告。
吉林省高校图工委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吉林大学图书馆馆长徐昊在总结中指出,专业委员会的核心使命在于搭建全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教育、科技与人才资源,推动“知识产权+人工智能”双向赋能,全面提升吉林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本次会议紧扣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活动主题,不仅是对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度践行,更是对智能化时代知识产权生态体系的前瞻性学术研讨。通过构建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与政府部门协同创新的多元主体互动机制,形成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协同发展格局。这种产学研政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将有效激活区域创新活力,在吉林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构建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新范式,为国家安全与自主可控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